2025年7月15日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,宝马正式官宣与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达成合作,双方将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高阶辅助驾驶系统,首搭于2026年国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。
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——奥迪刚开始预售的Q6L e-tron上搭载的是华为乾崑智驾系统,奔驰则早已牵手Momenta。BBA三大德系豪华品牌集体拥抱中国技术已成定局,但为何宝马与奥迪在供应商选择上分道扬镳?尤其华为作为技术顶流,奥迪抢滩与其合作,宝马却“绕道”选择了Momenta?
安全第一:
宝马拒绝让用户做“测试员”
宝马对智能驾驶的底层态度,决定了其选择的基本面。今年3月,宝马集团董事高乐(Jochen Goller)曾明确表态:“我们永远不会把未经验证的技术装到车上,让消费者去做实验”,他强调“ADAS永远是安全第一,而非能力上限”。这句话几乎锁定了宝马的筛选标准:量产验证优先于技术炫技。
展开剩余83%Momenta恰恰是合资车企“安全验证”领域的熟面孔。在此之前,它已与广汽丰田、东风日产、上汽大众等多家传统车企达成合作,其智驾方案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、系统冗余设计接受过长期检验。
相比之下,华为虽技术领先,但其乾崑智驾系统此前主要搭载于问界、阿维塔等新势力品牌,尚未在德系豪华车的安全体系内深度磨合。宝马需要的是“零风险适配”,而非“颠覆式创新”。
驾控基因不可妥协:
Momenta的开放灵活 vs 华为的“全家桶”
宝马引以为豪的“驾驶乐趣”,在智能化时代并未被放弃。相反,宝马将其升华为“驾控超级大脑”(Heart of Joy),通过动态协调驱动、制动、转向、底盘响应等参数,试图在电动车上延续宝马特有的操控感。
这一系统被视作新世代车型的“灵魂”,而宝马对智驾供应商的核心诉求是——必须与之协同,而非覆盖。
Momenta的定位更接近“纯软件方案商”,其飞轮大模型强调算法适配性,允许车企保留底盘控制等核心接口。
而华为乾崑系统则以“全栈式”见长,从激光雷达到芯片再到算法深度耦合,形成软硬一体封闭生态。对宝马而言,这意味着定制空间被压缩,甚至可能削弱其对驾控调校的主导权。
一位接近宝马项目的人士对【汽车维基】直言:“宝马希望智驾系统开起来‘像宝马’,而非千篇一律的科技感。Momenta更愿意做配角,华为则习惯当主角。”
奔驰的示范效应:
降低宝马的决策风险
宝马与奔驰的竞合关系,在此次选择中意外成为关键推动力。
2024年,奔驰宣布与Momenta合作并计划在2025–2027年推出至少4款智驾车型,还追加投资7500万美元。当奔驰以严苛的德系标准完成对Momenta的“认证”后,宝马的跟进风险显著降低。
尤其奔驰首款搭载Momenta系统的全新CLA将于2024年四季度上市,早于宝马新世代车型。这为宝马预留了观察窗口:既能参考实际表现,又无需承担“首吃螃蟹”的未知成本。
若选择华为,则需独立验证全套技术链——在宝马“安全冗余”的文化中,这一路径决策成本过高。
多方合作:
生态依赖与自主权的博弈
奥迪的“华为化”是一把双刃剑。
Q6L e-tron凭借华为乾崑实现无图城市领航,硬件上直接堆砌双激光雷达与800V快充,试图以“科技豪华”对标新势力。但这也意味着:
奥迪深度绑定华为生态,从智驾到座舱均丧失主导权;高成本硬件(如双激光雷达)推高整车售价; 华为同时赋能多品牌(问界、阿维塔、奥迪),导致技术同质化风险加剧。
相比之下,宝马的“分散合作”策略更可持续。
在智驾领域选择Momenta的同时,宝马座舱系统接入华为鸿蒙生态(新世代车型搭载HUAWEI HiCar),AI大模型则联合阿里开发。这种 “分模块择优”模式 既规避单一供应商绑架,又保留自身技术定义权——Momenta仅提供软件层,硬件平台仍由宝马自主掌控。
路线不同:
成本与规模化的双重挑战
华为方案的高溢价可能拖累奥迪。
华为乾崑需双激光雷达支撑高阶功能,单颗雷达成本约5000元,而Momenta的“无图+纯视觉”方案通过大模型降低硬件依赖。
这一差距直接反映在车型定位:奥迪Q6L e-tron主打40万+高端市场,而宝马新世代iX3预计锚定25万-35万大众豪华区间。
当智能化从“炫技”走向“普惠”,成本控制能力决定市场渗透速度。
Momenta的“合资基因”更适配宝马本土化需求。
Momenta已服务超百款量产车,其数据闭环系统基于广汽丰田、东风日产等合资车企的实战数据迭代,更贴合宝马对合规性与适配效率的要求。
反观华为,其智驾数据主要来自问界等新势力,与德系豪华车的安全标准存在体系差异。
终局:
宝马的选择并非对华为技术的否定,而是对自身战略的坚守——当奥迪选择用华为“重塑智能”,宝马在用Momenta“进化驾趣”。
这种分化印证了中国智驾产业的成熟:本土供应商已能提供“技术路径菜单”,供国际车企按需点单。
未来,随着Momenta推进2026年IPO及华为扩大生态,中国智驾公司将从“方案输出者”升级为“标准定义者”。
而宝马此次选择,或许将加速Momenta从“中国专属”走向“全球赋能”——正如其在合作声明中所期许的:“进一步强化宝马在全球驾驶辅助的竞争力”。
当德系豪华车搭载中国“智脑”驶向世界散户炒股如何加杠杆,一场静默的技术权力转移,已然开始。
发布于:北京市